作者: 姜璐璐 来源: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 2025-06-18 09:52
□记者 姜璐璐
六月的菏泽,国色余香未散。6月16日,一场聚焦牡丹芍药产业发展的行业盛会——2025全国牡丹芍药产业联盟大会暨新品种推介会在这里开幕。来自北京、河南、安徽、陕西、甘肃、重庆、河北、湖南等地及山东本土的产业精英、科研专家、企业代表600余人齐聚菏泽,在菏泽市花木协会的精心组织下,在菏泽市牡丹发展服务中心、牡丹区政府和牡丹区牡丹花卉产业发展中心的指导支持下,以“赋能牡丹芍药产业 打造世界花卉品牌”为主题,共探产业未来发展路径。这不仅是全国性行业力量的集结,更是在产业规模达历史峰值、芍药价格攀上顶峰的关键节点,对产业长远发展的集体谋划。
联盟聚势:
从“各美其美”
到“美美与共”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标志着全国牡丹芍药产业联盟全面开启新征程!”菏泽市花木协会会长孙文起在开幕致辞中感慨道。他提到,从2018年联盟构想萌芽,到2021年首届大会在甘肃临夏举办,再到第三届大会花落菏泽,联盟的成长恰似牡丹芍药产业发展的缩影——历经沉淀,终迎繁盛。但市场“高峰低谷”的波动从未停止,如何让产业繁盛长久?联盟的价值愈发凸显。
孙文起表示,联盟的初心在于打破地域壁垒,整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资源,形成“联合研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创新共同体,为产业升级保驾护航。
大会协办单位涵盖洛阳国家牡丹园、大唐牡丹园,以及临夏、天水、垫江、桂阳等地的牡丹协会和知名企业,彰显了产业的广度与联盟的凝聚力。正如与会者所言:“过去是‘各美其美’,如今在联盟框架下,大家更追求‘美美与共’。”
干货分享:
直面瓶颈,
探寻破局之道
本届大会被与会者称为“地地道道的行业专家干货分享会”,摒弃冗长理论讲座,聚焦产业一线实战经验与前瞻洞察。台下代表频频用手机记录大屏上的专家经验与数据,印证内容的实用价值。
北京安陈花卉总经理陈晓霞以详实数据剖析牡丹芍药鲜切花市场现状,勾勒未来趋势,为从业者提供市场“导航”;菏泽市牡丹芍药切花协会会长周长玉以《菏泽芍药三十年的蜕变》为题,回顾切花产业发展历程,指明未来方向;技术专家韩志梅聚焦“牡丹芍药切花前后技术要点”,分享实操经验;洛阳美冠园艺的李亚静分享盆栽牡丹芍药精细化管理技术与市场拓展思路,为产业多元化发展注入新想法;山东大花芍药园艺总经理王建立解析荷兰芍药产业标准化生产、品牌营销与产业链整合经验,为国内产业升级提供“他山之石”;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副秘书长李晓奇指出,除品种培育外,深度挖掘品种文化内涵、发展“名、优、特”品种,是提升产业附加值与国际竞争力的核心。
下午议程同样“硬核”:国光园林股份花卉研究所所长郭翠娥详解芍药全周期养护技术;菏泽市林业局首席专家王海明针对牡丹芍药病虫害防治痛点开出科学 “药方”;山东通盛数据的杨继昂介绍“牡丹甄选平台”,展现数字化赋能产业流通的新可能。
顶峰远眺:
新蕊绽放谋长远
“现在,牡丹芍药产业规模达历史最大,芍药价格处于顶峰,如何未雨绸缪?”孙文起的提问直击大会核心。多位嘉宾一致指出,提升产业定位、坚守诚信、强化创新、增强抗风险能力是关键。陈晓霞的市场趋势研判提供数据支撑,王建立的荷兰经验指明标准化路径,李晓奇强调的文化与品种独特性是核心竞争力,而周长玉、韩志梅、李亚静的技术分享则是夯实产业“内功”的具体实践。
大会“新品种推介”环节成为产业希望的象征。菏泽市牡丹发展服务中心科长潘善友展示了精心选育的牡丹芍药新优品种,承载着突破品种同质化、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期望。下午会议开始前,与会代表参观龙池牡丹展厅,直观感受牡丹产业从观赏到日用化工等全链条开发的广阔前景。
群贤毕至谋发展,国色天香启新篇。当全国牡丹芍药产业力量在菏泽凝聚,当科研智慧、市场洞察与实践经验在联盟平台交融,中国牡丹芍药产业正以更强的创新力、凝聚力与抗风险能力,驶向打造世界级花卉品牌的蓝海。菏泽作为“中国牡丹之都”,正与全国同行一道,书写“双花齐放”引领乡村振兴、赋能美好生活的新时代答卷。